住高楼好还是别墅?

匡著安匡著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只分享自己经历的。 先摆结论,如果只能买一种,买高层;如果能买两套,一套高层一套低层(或多层)。 经历过1998年房改、2003年地产泡沫和2007年次贷危机的三段苦日子后,我深刻认识到买房要趁手,即房子必须适合自己居住。因为任何其他考量,如投资、保值或者资产规模,在横盘或下跌的时候都是虚幻的,只有舒适是自己的。 所以当时面对同样总价是买市区老破小还是郊区新大盘,答案很简单,有地铁就买郊区新盘,没地铁就买市区老破小。后来上海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从“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到“不摇上车难”再到“买不到新房”,我庆幸自己当年选择了郊区大楼盘。 而同样是花同样的钱,现在再让我选择,我可能会选择市区老破小。

首先,我家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存在适宜居住的短板了(至少目前看不出来)。其次,我们家庭目前的主要诉求变成了投资及资产规模。最后,我也相信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价值。所以我可能不会像多年前一样为了自住而舍弃主城区和老城的房屋,而是会买入老破小等待拆迁或者房价上涨。当然,这取决于未来几年的政策和形势。 但如果是两兄弟的家庭,就有得选了。

我认为对于住房的需求可分为四类:

一是宜居需求,就是适合居住,没什么短板;

二是投资需求,可理解为收益高、流动性好的房产;

三是情怀需求,这类需求比较复杂,可理解为对某个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或是童年/年轻时的记忆;四是稀缺资源,如学区、地铁等。 现在一般家庭大多同时具有以上几种需求,只不过每种需求的强弱有所不同。所以选房的时候就该区分对待,不能一味将就。例如我孩子现在就在读小学,考虑到以后的教育需求,我们购买了学区房;但五年后孩子大学了,这个学区房的教育功能就又弱化了,此时它又成为了普通的投资品。所以在合适的时间买到合适的房子很重要。 我个人觉得如果买高层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话,选高层就对了。因为高层比低层楼价要高一些,那么同样的预算就能买更大的户型。更好的户型意味着更少的面积浪费,更高的实用率,更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以及更高规格的装修标准。要知道,房子的使用年限是有限的,买得起豪宅没必要省小钱吃大亏。

但如果买高层无法完全满足所有需求,需要低层楼房来互补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武高睿武高睿优质答主

有句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都知道房子有住宅、公寓和别墅等多种类型,对于有钱人,肯定谁都想住在超大户型的别墅里。但据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住在高楼大厦的人活得要比住在别墅的人更长久。这听上去可能有点儿不符合常理,不过事实确实如此。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口健康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调查了居住在多伦多1万多名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和死亡率。他们将这些受调查者分成2组,一组全部居住在3层以下的住宅(别墅区),另一组则居住在10层甚至30层的高楼大厦(市区)。调查发现,在5年的观察期内,那些住在市中心高楼大厦中的人死于各种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别墅区的老人。其中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差别最大,市区的老人死亡率降低52%,癌症死亡率降低20%。研究者推断,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居住环境的交通尾气和噪音等污染水平及运动水平等有无差异。

在发达国家,超过80%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市地区。研究者认为,尽管住在高楼大厦中可能存在各种噪音问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空气质量要更好,因为高楼大厦阻隔了部分来自地面的汽车尾气污染。此外,住在高楼大厦意味着你经常外出,在市区出行的机会也更多,这可能会促使人们增加运动和交流,无形中提高了身体素质,同时减少了孤独感,这些有利因素加在一起使居住在高楼大厦里的老人比居住在别墅区的老人更长寿。

因此,研究者建议,人类应该尽量增加市区人口密度,因为如果更多的人选择住在高楼大厦中,他们不仅能够享受到更清洁的空气,同时也能够减少交通污染——因为住在市区的人更有可能步行或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不是驾车兜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