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别墅很多?
看了上面所有答案,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浙江人比较会赚钱,所以能花钱。 先声明一点,本人并非浙江人,但对浙江有些了解。 我觉得可能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1.浙江的房地产起步早。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而那个时候大多数城市的居民还住在平房里(当然,现在多数城市里的平房也少了,但是对比浙北苏南很多地方,还是相对较少的)。因为起步早,所以在城市建设上虽然也有过胡乱开发的时候,但总体而言是比较注重规划的,尤其是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其规划的前瞻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从90年代至今,这些城市除了老市区以外,新市区的建设都是比较有序的。这样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整齐划一的印象。
2.浙江人经商的氛围比较浓。这跟浙江的地理环境有关系。浙江山多,平原少,自然条件相对不太适合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所以从古代起浙江人就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性格。这种地理环境也使得浙江人在外地的投资建厂比其他省份要多一些。既然喜欢投资,那自然也就会喜欢在本地或外地购买房产。
3.浙江省内贫富差距相对来说没那么大。这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全省人民的财富总量比较多;另一方面则是农村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仅为4%左右,低于绝大部分省份)。要知道在中国大部分地方贫富的差距是建立在“马太效应”的基础之上,越是富裕的人越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变得更为富裕,而贫穷的人则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城镇人口,而城镇人口的分配机制跟乡村是完全不一样的。
杭州的别墅供应主要集中上城区和拱墅区、还有西湖区、滨江区也有别墅供应,下城区和江干区只有少数公寓式别墅。从供应量上看,上城区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区,以1972套的供应总量占到杭州近一半的别墅供应量,拱墅区1286套紧随其后,西湖区有652套供应,其他几个区加起来的总和都不如上城区多。
西湖区虽然总的别墅供应不如上城区多,但别墅的成交套数在2014年全年远远领跑其他城区,达到393套,占到了全年杭州别墅成交总量的29.14%,上城区以137套的成绩位居其次,成交占比10.12%。
从各城区别墅的成交均价上看,拱墅区和滨江区的别墅均价超过4万元/㎡,西湖区的别墅紧随其后,达到3.4万元,上城区的别墅均价2.1万元,处于较低价位。虽然上城区别墅供应量最多,但成交套数排在西湖区和拱墅区之后。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城区别墅的户型过大,总价过高导致去化速度变慢,上城区别墅成交均价21290元/㎡,单价不高,但别墅体量都较大,总建筑面积从700平到4000多平均有供应,成交套数排名受限。而滨江区的别墅供应虽然最少只有24套,但却以成交均价33026元/㎡,以及62.50%的成交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区。
从月度成交上来看,受到节假日和季节性影响,别墅成交有一定的起伏性。从2014年1-12月的成交走势可以看出,元旦、春节之后,别墅成交开始活跃,2月开始成交就稳步攀升,3月出现一个小高峰,五一和十一长假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总体保持一个缓慢持续增长的态势,10月达到全年成交量的顶峰,为79套。11月、12月成交量有所回落,但环比跌幅仅有13.04%和16.60%,可见杭州别墅市场的复苏性较强。